轉載
各行各業的菁英,從廣告界的孫大偉、曾以電影《臥虎藏龍》得到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的葉錦添,到科技業簡貞介、精神科醫師陳國華,分享他們給年輕人的建議。
◎孫大偉(五十三歲,汎太國際執行顧問):
不要選擇太多而蹉跎
年輕一代本質真的比我們好太多,電腦、語言、視野。但是差別在態度。
想太多,急功好利,受不了壓力,不願意彎腰。他們讓我想起鹿橋小說《人子》中的一篇故事,描繪一個旅人到了一座山谷,半夜聽到熱熱鬧鬧的聲音,是小花小草在那裡跳躍著,因為明天是一年一度開花的時刻。每一朵花都被指定要開什麼顏色。唯獨其中一朵可以選擇愛開什麼顏色就開什麼顏色,大家都羨慕它,它也覺得自己好幸運。
結果第二天,所有的花都開了,該黃的開黃的,該紅的就紅的,唯獨那朵可以任意選擇的花沒開,成為枯萎的小蓓蕾,因為它選擇不出來。
這篇我看了後,很有感觸,就是給太多的選擇,反而猶豫蹉跎,把時機耽擱了。
像我這一代,家裡八個兄弟姊妹,要吃什麼東西都要經過一番爭奪。因為匱乏,所以會努力去追求一些事情。但現在的小孩,因為沒有匱乏,所以比較沒鬥志。因為選擇太多,反而蹉跎。
我建議年輕人,至少到了三十歲,應該要選定人生方向了,選定行業、選定公司,然後就像選好看哪一場電影一樣,就排隊買票,但不要排這排,又看那排,三心兩意。
而且,要持久才能看到成績。別以為一個星期就可以否決一家公司,一個月就斷定一個行業的前景。
因為沒有長時間沈浸在某一個領域內,根本看不到門道。
而且不要怕起薪低、職位低。我三十二歲才進廣告公司,薪水扣掉稅,根本剩幾千塊。奧美創辦人奧格威曾經說過,進入一個領域的前幾年,學到的會比領到的薪水多。
◎葉錦添(四十二歲,設計、美術工作者):
回歸單純與專注
從小到現在,一直都很簡單,沒有想太多,就是一直想創作、學習、找各種可能性,生活的目標就是為了這個。
十年前從香港到台灣來,只認識一個人吳興國(表演工作者)。在香港的時候我很窮,二十六塊港幣過一天,一天只吃一餐,吃那種咖啡可以無限續杯的。有人請吃飯,才吃好一點的。住父母家,睡沙發,腳不能伸直,有一段時間睡廚房走道,旁邊堆滿我的書。
我一個香港人會來台灣理由也很浪漫,就是覺得台灣比較有創作的環境,有一些人不錯。要來的時候也沒錢買皮箱,鐵箱裝一裝就來了,在吳興國家住三個月,他幫助我三餐。一直到一九九六年我跟雲門舞集到歐洲公演後,才真正慢慢建立自己的專業地位,愈來愈多外國人來找我。
我覺得現在台灣的年輕人就是缺乏一種專注,不浪漫,也不太幽默。
大家都想太多,不單純,也世俗。就是看不到一些很「堅硬」的人,那種非把什麼做出來,否則我要把你給殺了那種氣。
現在三十歲的人,有兩個層次的問題要考慮,一是生存問題,一個是基礎問題。生存問題我覺得世界的物質是不可能一直成長下去的,經濟又走下坡,所以年輕人應該減少對物質的渴求。
至於基礎問題就應該要強化。就是有沒有真的學到東西,從工作裡愈有修養、實力愈強。回歸單純,找到把一些事情做好、做出來的那種熱情,我覺得比較好。
◎簡貞介(四十二歲,廣明光電總經理):
耐操是第一要件
覺得現在三十歲這一代,真的比我們聰明太多,以前我們學校讀四年,他們可能一年就可以讀完,因為資訊的能力、速度都提高很多。這是他們的優點,但是智力跟毅力比,我覺得毅力比較重要。毅力,就是堅持、耐操。耐操也絕對是廣明用人的最重要條件。
尤其像我們做的這種技術,其實也不是什麼尖端科技,不過就是一般資訊產品,但是要做到價錢降低,良率提高,就一定要有專注的毅力,把它做起來。
二十年前我從台北工專電子科畢業,第一份工作到工研院電子所從最基礎的技術員做起。開始上班時,每天都是五點半就出門,六點多進辦公室,直到晚上八、九點才回家。十二年在工研院幾乎兩年一個升遷,直到我出來參與光碟機的事業為止。
那時候東西做不出來,有時一整個星期不回家,總是想一直專注一定可以突破,這樣才建立技術堅實基礎。薄型光碟機過去很多廠商都做不起來,我們是台灣第一家做起來的。
給年輕人的建議是,他們真的站在比較好的基礎上,但是要加強毅力,充實實力,才能掌握機會。
◎陳國華(三十四歲,精神科醫師):
情緒管理最重要
台灣年輕人的焦慮,主要是競爭力下降。本土競爭飽和,什麼士(學士、碩士、博士)都不像以前值錢,加上大陸的人才一直起來。我有病人是台幹,薪水一直被砍低,覺得快要被大陸人取代,大家都很恐慌。
面對這樣的環境,年輕人怎麼辦?第一當然不要眼高手低。不要以為自己學歷多高,就要要求多高的薪水。薪水高低是看你對公司的貢獻。
年輕一代常被笑稱是草莓,貴,又碰不得,應該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芭樂,很硬、營養又便宜。
二是不斷學習,眼光放遠,增加競爭力。選一家不錯的公司,有格局,會訓練你看得多、看得遠,比選一個薪水更高的工作更重要,因為它可以給你未來。
第三,我要強調情緒管理的重要性。已經有很多專業研究指出,情緒管理比經驗、學歷、知識還要重要。情緒是影響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生產力的主要關鍵。
負面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效能。所以在這樣悲觀的大環境中,樂觀積極,更顯重要。
各行各業的菁英,從廣告界的孫大偉、曾以電影《臥虎藏龍》得到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的葉錦添,到科技業簡貞介、精神科醫師陳國華,分享他們給年輕人的建議。
◎孫大偉(五十三歲,汎太國際執行顧問):
不要選擇太多而蹉跎
年輕一代本質真的比我們好太多,電腦、語言、視野。但是差別在態度。
想太多,急功好利,受不了壓力,不願意彎腰。他們讓我想起鹿橋小說《人子》中的一篇故事,描繪一個旅人到了一座山谷,半夜聽到熱熱鬧鬧的聲音,是小花小草在那裡跳躍著,因為明天是一年一度開花的時刻。每一朵花都被指定要開什麼顏色。唯獨其中一朵可以選擇愛開什麼顏色就開什麼顏色,大家都羨慕它,它也覺得自己好幸運。
結果第二天,所有的花都開了,該黃的開黃的,該紅的就紅的,唯獨那朵可以任意選擇的花沒開,成為枯萎的小蓓蕾,因為它選擇不出來。
這篇我看了後,很有感觸,就是給太多的選擇,反而猶豫蹉跎,把時機耽擱了。
像我這一代,家裡八個兄弟姊妹,要吃什麼東西都要經過一番爭奪。因為匱乏,所以會努力去追求一些事情。但現在的小孩,因為沒有匱乏,所以比較沒鬥志。因為選擇太多,反而蹉跎。
我建議年輕人,至少到了三十歲,應該要選定人生方向了,選定行業、選定公司,然後就像選好看哪一場電影一樣,就排隊買票,但不要排這排,又看那排,三心兩意。
而且,要持久才能看到成績。別以為一個星期就可以否決一家公司,一個月就斷定一個行業的前景。
因為沒有長時間沈浸在某一個領域內,根本看不到門道。
而且不要怕起薪低、職位低。我三十二歲才進廣告公司,薪水扣掉稅,根本剩幾千塊。奧美創辦人奧格威曾經說過,進入一個領域的前幾年,學到的會比領到的薪水多。
◎葉錦添(四十二歲,設計、美術工作者):
回歸單純與專注
從小到現在,一直都很簡單,沒有想太多,就是一直想創作、學習、找各種可能性,生活的目標就是為了這個。
十年前從香港到台灣來,只認識一個人吳興國(表演工作者)。在香港的時候我很窮,二十六塊港幣過一天,一天只吃一餐,吃那種咖啡可以無限續杯的。有人請吃飯,才吃好一點的。住父母家,睡沙發,腳不能伸直,有一段時間睡廚房走道,旁邊堆滿我的書。
我一個香港人會來台灣理由也很浪漫,就是覺得台灣比較有創作的環境,有一些人不錯。要來的時候也沒錢買皮箱,鐵箱裝一裝就來了,在吳興國家住三個月,他幫助我三餐。一直到一九九六年我跟雲門舞集到歐洲公演後,才真正慢慢建立自己的專業地位,愈來愈多外國人來找我。
我覺得現在台灣的年輕人就是缺乏一種專注,不浪漫,也不太幽默。
大家都想太多,不單純,也世俗。就是看不到一些很「堅硬」的人,那種非把什麼做出來,否則我要把你給殺了那種氣。
現在三十歲的人,有兩個層次的問題要考慮,一是生存問題,一個是基礎問題。生存問題我覺得世界的物質是不可能一直成長下去的,經濟又走下坡,所以年輕人應該減少對物質的渴求。
至於基礎問題就應該要強化。就是有沒有真的學到東西,從工作裡愈有修養、實力愈強。回歸單純,找到把一些事情做好、做出來的那種熱情,我覺得比較好。
◎簡貞介(四十二歲,廣明光電總經理):
耐操是第一要件
覺得現在三十歲這一代,真的比我們聰明太多,以前我們學校讀四年,他們可能一年就可以讀完,因為資訊的能力、速度都提高很多。這是他們的優點,但是智力跟毅力比,我覺得毅力比較重要。毅力,就是堅持、耐操。耐操也絕對是廣明用人的最重要條件。
尤其像我們做的這種技術,其實也不是什麼尖端科技,不過就是一般資訊產品,但是要做到價錢降低,良率提高,就一定要有專注的毅力,把它做起來。
二十年前我從台北工專電子科畢業,第一份工作到工研院電子所從最基礎的技術員做起。開始上班時,每天都是五點半就出門,六點多進辦公室,直到晚上八、九點才回家。十二年在工研院幾乎兩年一個升遷,直到我出來參與光碟機的事業為止。
那時候東西做不出來,有時一整個星期不回家,總是想一直專注一定可以突破,這樣才建立技術堅實基礎。薄型光碟機過去很多廠商都做不起來,我們是台灣第一家做起來的。
給年輕人的建議是,他們真的站在比較好的基礎上,但是要加強毅力,充實實力,才能掌握機會。
◎陳國華(三十四歲,精神科醫師):
情緒管理最重要
台灣年輕人的焦慮,主要是競爭力下降。本土競爭飽和,什麼士(學士、碩士、博士)都不像以前值錢,加上大陸的人才一直起來。我有病人是台幹,薪水一直被砍低,覺得快要被大陸人取代,大家都很恐慌。
面對這樣的環境,年輕人怎麼辦?第一當然不要眼高手低。不要以為自己學歷多高,就要要求多高的薪水。薪水高低是看你對公司的貢獻。
年輕一代常被笑稱是草莓,貴,又碰不得,應該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芭樂,很硬、營養又便宜。
二是不斷學習,眼光放遠,增加競爭力。選一家不錯的公司,有格局,會訓練你看得多、看得遠,比選一個薪水更高的工作更重要,因為它可以給你未來。
第三,我要強調情緒管理的重要性。已經有很多專業研究指出,情緒管理比經驗、學歷、知識還要重要。情緒是影響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生產力的主要關鍵。
負面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效能。所以在這樣悲觀的大環境中,樂觀積極,更顯重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